英国当代摄影中的伦敦东区影像

时间:2016-12-19 09:28:06 | 来源:瑞像视点

摄影>影像批评>

文 / 何伊宁

世界上只有一座伦敦,一座令人耐人寻味的帝国之都。然而作为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却从未获得过英国城市地位,其核心区域的伦敦市(City of London)及西敏市(City of Westminster)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如今,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大伦敦包含了伦敦城、西伦敦、东伦敦、南区和港口。其中,在历史上,东伦敦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如今在有些区域,近一半以上的人口源于非白人种族。

东区犹如伦敦老城区的门槛,三百年来素有过渡拥挤、贫困、犯罪率高的恶名。这里臭气熏天,火灾隐患重重的伦敦工业区一度繁荣兴盛。由于毗邻伦敦巨大的国际港口,一个多国文化并存的族群再次形成,他们缺乏生存空间、困顿不堪,在严苛的生存环境里挣扎……。[2]

在地理划分上,东伦敦(East End)包括整个六个现代的伦敦自治市,包括塔村区(Tower Hamlets)、纽汉姆(Newham),沃尔瑟姆森林(Waltham Forest),巴肯和达根汉(Barking and Dagenham),红桥(Redbridge),海弗宁(Havering)以及哈克尼(Hackney)的大部分地区。在20世纪中叶,虽然那些原先在十九中期建造的狭窄稠密的街道和房屋大部分在战火后经历重建,然而在面临后工业时代转型,移民压力以及黑帮盛行等多重威胁之下,东伦敦的形象一落千丈。

20世纪中下叶,伴随着描绘东伦敦百姓生活的肥皂剧《东区人》(East Enders)的流行,以及英国黑帮电影的兴起,伦敦东区的典型形象逐渐通过大众媒介被广泛传播。英国电视剧素来擅长通过精心编织的故事去揭示隐藏在资本主义危机之下的阶级现实。1985年2月,英国电视肥皂剧《东区人》在英国广播公司第一台播出,讲述了位于伦敦东区一处名为阿伯特广场(Albert Square)周围的居民的故事。虽然剧中的地点实为虚构,但剧中演员浓重的东郊贫民英语(Cockney)口音,以及基于东区人生活环境和方式所撰写的剧本则为《东区人》增添了超越戏剧的真实性。此剧自开播到今日从未间断,截至2016年10月21日,该剧已播出5372集,且一直是英国受欢迎度排名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

盖·里奇,《两杆大烟枪》电影海报,1998

2015年,电影《传奇》(Legend)在英国上映,演员汤姆·哈迪(Tom Hardy)一人饰演双胞胎黑帮大佬克雷兄弟(Kray Twins),唤起了伦敦人对上世纪50、60年代东区黑帮的记忆。在那个人们记忆中拥挤、嘈杂的年代,以孪生兄弟克雷(The Kray twins), 罗尼(Ronnie)和雷杰(Reggie)为代表的伦敦黑帮势力在东区平民窟、废弃的工厂、码头和深夜的娱乐场所间蔓延,他们的生意涵盖了从合法的酒吧和音乐厅,到武装抢劫和纵火的方方面面。将东区黑帮故事作为蓝本,英国导演们开始热衷于塑造银幕中的东区黑帮硬汉形象,一种专门描写暴力黑帮的电影类型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从乔纳森·格雷泽(Jonathan Glazer)导演的《性感野兽》(Sexy Beast)到盖·里奇(Guy Ritchie)的黑帮三部曲——《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1998)、偷拐抢骗 (Snatch,2000) 、摇滚黑帮(Rock n' Rolla,2008),黑帮电影以其富有东区时代的记忆而深入人心。

然而,正如一句流传下来的俗语,“在躁动不安的东区,敢于冒险就有丰厚回报”。这句话不单单验证了伦敦黑帮“光荣”的历史,亦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证了东区摇身一变成为伦敦最富有创造力、最具艺术气息和包容性的区域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由于英国青年艺术家(YBA)领军人物,如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翠西·艾敏(Tracy Emin)以及诸如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 and George)等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介入,他们在白立方美术馆(White Cube)的展览使这个区域逐渐在伦敦当代艺术的地图上有了一席之地,逐渐吸引了来自英国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在附近租用工作室。另一方面,由于东区本身移民众多的宽容环境,使它成为伦敦最具包容性的地区。世界各地的亚文化在此交融,又彼此影响,从而衍生出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从大大小小的复古服装店到Rough Trade唱片店,从哥伦比亚路花市到Brick Lane Sunday Up市场,人们总是能在这片区域里找到来自全世界各地潮人和移民的身影。数十年来,活力的东区都吸引着无数街拍摄影师驻足,每逢周末,成百上千的街拍摄影师们便跟着人流,在以上述及的时尚街区和市集捕捉灵动的时尚和文艺气息。

在当代摄影实践领域中,东区特殊的历史以及居民自成一格的生活风格成为了许多摄影师无穷尽的主题。摄影师们或通过悉心的观察,用各具特色的视觉语言记录着东区的风土人情;或尝试从日常平凡之中挖掘出新意,运用丰富的创作策略对东区生活进行深度的探讨;那些深入当地的人通过摄影实践介入到社区当中,与街道发生更加紧密的关联;除此之外,那些初来乍到的非英籍摄影师们也针对东区的特定场所作出回应,以概念性的方式来处理关于场所的观念。

曾经默默无闻的哈克尼区域如今是东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这里曾经主要以工人阶级为主,在19世纪80年代成为纺织业的中心,也是伦敦最大的布料生产集散地,吸引了大量从事创意行业的设计师,特别是服装设计师来这里选购材料。哈克尼区的中心始建于1901年,重要的建筑包括哈克尼帝国剧场、装饰艺术风格的市政厅和萨顿宅邸(Sutton House)。伴随着肖迪奇一代的发展,哈克尼逐渐成为最受艺术设计、时尚、音乐、互联网等从事创意产业的年轻人欢迎的地方。虽然不通地铁,但每天晚上和周末都会有很多年轻人从伦敦聚集于此,作为伦敦工人阶级住宅区的典范,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就夹杂在这些紧密的住宅区中间。近些年来,随着哈克尼区的振兴,越来越多的资本进驻到该区,使得这里逐渐变成最具升值潜力的地区。

史蒂芬·吉尔,《哈克尼维克》封面,2005

史蒂芬·吉尔,《哈克尼维克》内页,2005

哈克尼区是英国摄影师汤姆·杭特(Tom Hunter)和史蒂芬·吉尔(Stephen Gill)所钟情的场所。前者凭借他借鉴绘画而摆拍的一组反映哈克尼区占居者的《无名人士》(Persons Unknown)而屡获殊荣;而史蒂芬·吉尔作为英国新生代摄影领军人物,他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大量与哈克尼区有关的摄影实践,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包括《哈克尼维克》(Hackney Wick,2005)、《埋藏》(Buried,2006)《哈克尼花朵》(Hackey Flowers,2007),与《哈克尼之吻》(Hackey Kisses)系列等等。两人的作品虽然在所选择的题材和策略上有不同,却纷纷通过隐喻的内涵来揭示哈克尼居民在当下所面临的不同层面的社会问题。

史蒂芬·吉尔于1971年出生于布里斯托,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摄影艺术家,他尤其关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周围环境、人和细微的点滴,并擅长利用各种现成和廉价的媒材进行创作,并以出版的形式进行作品的展示。2002年,吉尔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哈克尼维克露天市场,本以为在伦敦生活长达九年的自己对东区非常了解,但吉尔在这片肮脏、混乱市集上的所见所闻让他眼前一震。在垃圾遍布的粗粝沙土地上,各种肤色和年龄的人在这些由车厢临时搭成的市集上找寻自己所需的商品,从浴帘到床单,从冰箱甚至废铁,吉尔意识到这片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来自全世界移民的庇护所,也让他真正体会到伦敦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多样性。吉尔当天花了50便士在地摊上买了一台塑料相机,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持续用这台相机记录市集和周围的生活:包括人行道、运河、地上的野花、褪色的防晒霜广告牌、捡垃圾的非洲裔移民、正在地上挑选衣服的人等等。

?

史蒂芬·吉尔,《哈克尼花朵》,2007

2003年7月13日,这片市集因奥运会场馆的扩建而被迫关闭,两年之后吉尔以《哈克尼维克》为名,出版了他的第十二本摄影画册。紧接着,从周围生活中获得灵感的史蒂芬·吉尔在一组名为《哈克尼花朵》的项目中延续了平民精神。他收集来哈克尼的花朵、种子、梅果和各色的物件,将它们带回工作室;与此同时,他从跳蚤市场上淘来各种老照片,并将花朵做成压花后进行翻拍,最后将老照片和自己的照片合成为一张,模糊了照片拍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除此之外,吉尔还别出心裁的将一些照片埋在哈克尼维克的土地下,强调照片与地点之间的关联。在吉尔于2014年出版的《哈克尼之吻》中,他将多年前发现的一批来自匿名摄影师收藏婚礼现场接吻的照片重新整理出版,尝试和照片的原作者一同探讨有关吻的主题。

史蒂芬·吉尔,《哈克尼之吻》封面,2014

史蒂芬·吉尔,《哈克尼之吻》,2014

与哈克尼区的其他街区一样,得益于越来越多艺术家的迁入,霍斯顿(Hoxton)在过去十多年来展现出无限的生机。霍克顿迷你出版社(Hoxton Mini Press)是一家在地的小型出版社,于2013年成立由马丁·尤瑟本(Martin Usborne)及安·瓦尔德威格尔(Ann Waldvogel)共同创办,尤其关注摄影师以哈克尼地区为背景所拍摄的项目,以及围绕当地居民生活所展开的插画和故事。

《哈克尼肖像》封面

短短四年时间,霍克顿迷你出版社陆续推出了数十本有关东伦敦摄影故事的出版物,这些由不同摄影师创作的作品以街拍和环境肖像为主,包含了《我在东伦敦住了86又1/2年》(I’ve Lived in East London for 86 ? Years)、《东伦敦泳者》(East London Swimmers)、《哈克尼肖像》(A Portrait of Hackney)、《肖迪奇狂野生活》(Shoreditch Wild Life)、《1980年代的司机们》(Divers in The 1980s)、《哥伦比亚路》(Colombia Road)、《夜哈克尼》(Hackney by Night)等等。丛书统一的装帧和封面设计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受众,同时对于重塑东伦敦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帮助出版社快速从一间自诩为迷你的出版社成长为一格家喻户晓的出版品牌。

《肖迪奇狂野生活》内页

伦敦东区,尤其是哈克尼地区的多样化也同样吸引来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摄影师的关注。威尼斯旅英艺术家洛伦佐·维托利(Lorenzo Vitturi)雕塑感十足的《多尔斯顿解剖》(Dalston Anatomy)以伦敦移民和多元文化聚集区多尔斯顿作为背景,借用来自非洲甚至全世界的元素,戏谑地回应自己本地环境的丰富色彩和文化。在创作该项目的过程中,维托利将摄影与装置结合起来,项目中除了他围绕东伦敦里德利路市场(Ridley Road Market)周围所拍摄的照片之外,主要还包含了一系列色彩缤纷的装置作品。他从市场上购买的食品、织物和垃圾所搭建出的一幅幅色彩缤纷的场景,通过创造仿真环境致力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维托利试图唤起观者对现实环境的幻想和记忆。2013年,《多尔斯顿解剖》以出版物的形式首次面向读者,每一本都用不同的非洲蜡染织物来装订,其中配上了达尔斯顿作家萨姆·伯克森(Sam Berkson)的诗作。

?

洛伦佐·维托利,《多尔斯顿解剖》,英国摄影家画廊展览现场,2014

与此同时,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摄影师卡洛斯·阿尔巴(Carlos Alba)也开始了他在东区的摄影实践。阿尔巴于2013年至2016年完成的《琐事观察集》(The Observation of Trifles)是一系列集合了针对伦敦东区历史和建筑文件、视觉和社会分析的项目。与其他关注特定场所的艺术家类似,阿尔巴将拍摄的场所定在他所生活的塔桥区和哈克尼区的交界部分,通过一系列对现成物、建筑、人物肖像的视觉描述,展开了他探索全新世界的视觉考古,为观者打开了一个个想象的空间。

卡洛斯·阿尔巴,《琐事观察集》展览现场,2013—2016

无论是史蒂芬·吉尔将时间和空间错置的影像实验还是洛伦佐·维托利对里德利路市场的再创作,抑或是阿尔巴对出租屋周围历史和文化的多元探索,诸如此类针对东区的摄影实践一方面丰富了伦敦东区的当下形象,为传播伦敦多样性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些运用各种策略关注特定场所的摄影项目为更多的摄影实践者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即如何用摄影解决城市的复杂性和摄影的可能性,而不落在任何一层表面上。

注释

[1]简·罗伯森,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著,匡骁译,《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江苏美术馆出版社,2016,第168页。

[2]TimeOut城市指南编写组,闻人菁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第128页。

(文章来自瑞象视点www.rayartcenter.org)

凡注明 “bt365官网是多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bt365官网是多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bt365官网是多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