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社会”在中国:新景观 新生态

2017年,艺术在中国多个乡村城镇落地开花。艺术、资本正以相当速度改变着传统村落、城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直接或间接重塑着中国当下的“景观社会”。有人消极地认为艺术等外力正加速原生态景观的消退,也有人认为新的景观生态正在被创造,你怎么看?

PreTitlePh

南强北弱?中国当下艺博会的发展境遇

几天前,上海ART021和西岸艺博会落下帷幕。近几年来,艺博会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城市充满创意与新意,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画廊与藏家参与;而相比之下,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诸如“艺术北京”、“CIGE”等,画廊与藏家却反应品质不如往年,吸引力正在减弱。您怎么看?

PreTitlePh

如何看待女性艺术家?过去VS今天

女权主义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近日于纽约去世,她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何以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重新唤醒世界对女性艺术家的关注。女性艺术家群展、特展日益增多,在今天成为常态,而关于女性艺术家性别与身份问题的争议却弥漫至今,您怎么看?

PreTitlePh

喧哗过后,文创园区何去何从?

近几年,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刮起一股“文创风”,各地文创园区在这股潮流下纷纷建立并初具样貌。有评论指出,尽管被冠以“创意”之名,但很多文创园区与创意少有关联,模式同质化,有的甚至沦为“收租”园区。针对众多文创园区雷同,偏离文化内涵的现象,你怎么看?

PreTitlePh

当艺术进入乡村、古镇,你怎么看?

艺术由城市进入乡村、古镇是近几年来艺术界的热门事件。在空间层面,艺术寻找着向更广阔天地和更广大人群延伸的可能性。有人认为,艺术进入乡村、古镇是艺术普及的有效途径,也有人质疑其最终目的在于带动当地旅游产业,提升乡村、古镇的知名度。对此,你怎么看?

PreTitlePh

博物馆出售藏品,你怎么看?

近日,美国某博物馆对外宣称将出售部分藏品,用以整修场馆并发展新的规划,引发业界热议,更有权威协会或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这一举动,认为博物馆的这一行为背离了其传统的社会、学术与公益价值。为了生存与运营,博物馆出售藏品,对此,你怎么看?

PreTitlePh

从“白立方”到未来美术馆,你怎么看?

伴随VR、AR技术的来临,艺术本身及其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发生了明显改变。作为展示艺术作品场所的美术馆,其既有的展览形态同样面临挑战。伴随着“科技感”、“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等新型手段,以往经典的“白立方”仿佛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观展需求,你怎么看?

PreTitlePh

艺术重归文人生活,你怎么看?

近日,一场汇聚了当代众多文坛巨匠的文人画展在北京开幕。在中国,文人参与艺术是悠久的传统。曾经,文人与艺术一度分离,文人是文人,书法家是书法家,画家是画家。近些年,不少文人作家纷纷提笔创作,回归文人艺术生活。有人称这是当代作家的一种跨界,你怎么看?

PreTitlePh
1  2  3  4  5  6  7  8  9  10